小升初:028-69751406
中考:028-69751406
高考:028-69751406
学历教育与资格证:18721888616

  关注“华夏育才”

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资讯
成都民办学校也全部摇号了 !如果没有摇中,还有哪些办法可以入读?
发表时间:2021-11-24     阅读次数:     字体:【

一周以来,我们发现,家长们的疑难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政策的解读,二是学校的对比和推荐。


所以,本周,我们将继续围绕政策解读为大家展开服务,同时,按照部分家长的要求,我们会列出一些值得重点考察的优质公民办学校,名单包含城市东南西北各个区位的各学段学校。


敬请期待!




今天来说“民办摇号”


2020年,成都开始推行义务教育民办学校100%摇号,所以,也有业界人士将2020年称为“民办学校100%摇号招生元年”。


也就是说,百分之百摇号就此成为了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唯一入学方式,这也意味着过去面谈的入学方式成为历史,当然,以前那种考试选拔就更不被允许了。


既然摇号,那就存在摇不中的问题。这也是最近家长们咨询比较多的问题:如果摇号没摇中,还有没有办法进入心仪的民办学校呢?

先看招生范围

多数民办学校把更多名额给了“本地生”


我们先来简单地梳理一下部分2020年民办小升初学校所发布的招生简章情况。


就招生范围而言,不少学校将整体招生名额的大部分给到了学校所在的区域和市内,给到市外的名额则较少。


比如师大一中锦江,计划招生793人,给到市外的名额仅40人;又比如嘉祥锦江,计划招生506人,给到市外的名额28人;而西川中学给到市外学生的名额不高于5%,结合2020年学校的招生人数进行换算,市外名额不超过约40人。


换句话说,100%摇号之下,成都户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学生想要填报成都的民办学校在理论上更占优势,不仅如此,民办校给到所在区域的名额会更有偏向性质。比如天府新区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以2020年政策为例,其面向天府新区户籍或符合新区政策适龄少年优先填报,且可同时填报区内3所民办学校的志愿。


说政策更偏向区内学生,天府新区并不是个例。


龙泉驿区在民办类的填报上也更偏向于本区域。根据2020年龙泉驿区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细则,在学位计划一项中,明确提到“民办学校根据办学类型、办学规模、住宿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招生方案和年度招生计划,报区教育局审核备案。小一入学的本区生原则上不低于该校招生计划的70%,本地生和外地生原则上不超过该校招生计划的30%。小升初的本地生原则上不低于该校招生计划的85%,外地生原则上不超过该校招生计划的15%。”



再看报读情况

民办一贯制学校更受青睐


此外,我们梳理还发现,在报读民办学校时,家长们青睐的学校也有一些共同特点。

像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都西川中学、师大一中、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天府中学、天府第七中学等热门学校的关注度一直就很高。即使在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实行100%摇号后,这些学校依旧是学生、家长追捧的“香饽饽”。


以成都外国语学校为例,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成都外国语学校计划录取1245人,其中直升587人,报名参与该校电脑随机录取的学生1950名,摇中率约为33.7%。2021年,成都外国语学校计划录取1250人,其中直升589人,报名参与该校电脑随机录取的学生1989名,摇号率约33.2%。


从这个比例来看,小升初如果从“外校”来摇号入读成都外国语学校,还是很需要运气的。所以,这也催生了在幼升小阶段,家长们现在更喜欢报一贯制学校了。


原因很简单,如果同一民办学校既有小学又有初中,根据直升政策,学生一旦“摇中”小学,就意味着有机会直升该校初中。而设有高中的民办学校,他们的学生初升高同样具有“直升”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小升初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基本能达到100%的直升,当然,初中招生规模比小学规模少的除外,需要在本校自愿直升的小学毕业生中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另外,初升高的直升也会通过选拔淘汰一部分不满足学校招生要求的学生,因此,即使一贯制学校,初升高的直升比例一般不会是100%。


但是,即便如此,家长为啥还是更青睐一贯制学校呢?原因也非常简单:摇中了这些学校的小学,就意味着锁定初中,锁定了初中,就意味着半只脚跨入高中。


如果一路直升,你说家长要少操多少心?

所以,2020年,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首次100%摇号便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比如热门学校需摇号入学,且摇中率不算太高,而部分民办学校由于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人数,对于首轮报名的学生是照单全收。

没有摇中怎么办?

重点关注补录


首先,大家要知道,成都目前幼升小和小升初都实行“公民同招”,即公办、民办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确定学位、同步注册学籍。根据相关政策,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保障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均有一个公办学位,而每位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可自愿选择填报民办学校。


也就是说,如果民办没摇中,你至少有个公办学校保底。


但你如果坚持要想读心仪的民办学校,但是摇号又没摇中,那咋办呢?这就要重点关注补录政策了,你可以理解成一种“捡漏”。


比如2021年,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4所直管民办学校小升初补录名额,共计392人。具体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要求补录对象为:成都市户籍学生、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学生(如:高层次人才子女、抗疫人员子女等),且已参加第一轮报名但未摇中的学生。也就是说,符合条件,但第一轮没有填报民办学校的学生,是无法参加补录的。


另外,到底谁能被补录,还是得摇号说了算,但好歹多了一次搏一搏的机会。

当然,除了上述4所直管学校外,家长还是可以持续关注到自己心仪的学校情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部分家长有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有补录名额的学校不是好学校”,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根据这两年100%摇号的情况来看,有补录名额的学校中,不乏很多优质学校。


那为啥这些很优质的学校还会出现补录名额呢?


首先是学位确认的因素,比如有的家长保底的公办学校本就很好,摇中后做出了幸福二选一,相当于“让”出了一部分民办学校的名额。


另外,报名时,当家长认为某个优质学校招收名额不多且过于热门时,为了求稳,可能心态上会转向招生人数名额更多的学校,也就极大可能造成部分优质学校报名人数相对较少的情况。



 
上一篇:谁的初三不慌张,关键看你怎么做,今天给你分享一位同学的故事。
下一篇:青羊区本期期末不统考!九下下学期第一周青羊区统一一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