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长一直在问,老师我孩子情况是XXXXX,小升初的时候可以被统筹吗?
其实,很多家长都不是特别清楚,什么是统筹,什么情况下孩子会被统筹。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
1
什么是统筹入学
统筹入学指的是:当地教育局在先录取完正常小升初的学生之后,对于部分不能走正常录取渠道的学生,统一进行统筹安排。
需要说明的是,被统筹安排的学校,必须要有空学位才会被统筹,而且一般采用的是就近原则(同个区距离居住地较近)。
例如:
李同学住在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他所在的街道对应的初中有A,B,C三所。但统筹入学时,A、B两所学校学位都满了。李同学就只能被统筹到C学校了。
统筹入学的几种情况:
1.集体户口:如果孩子入学时,家长是集体户口,即家长户口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工作单位,孩子入学将按照家长户口所在地教育局实行统筹入学。
2.户口不在成都:外地生,小学在外地读,也不属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条件的,初中想在成都读,没有参加4月信息采集的,由居住地区县教育局安排统筹入学。
3.空挂户:以锦江区为例,假如在锦江区有房产,并且孩子户口已迁入。但小升初时,该套房产被售,但户口还没迁走,也就是说在锦江区有户口但没房产,这种情况属于“空挂户”。孩子小升初将由锦江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4.不满意小摇号派位的学校:对小摇号的派位结果不满意,没有确认学位或放弃确认的,最后只能被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02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统筹
除了上述情况会被统筹,进城务工子女的这两种情况也会被统筹。
1小学在成都就读,居住地变更
已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随迁子女,按规定在指定登记点提交申请。登记点审核通过后,将《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收义务教育通知书》交回就读小学。居住地跨区(市)县变更的,由居住证(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助学。
例如:
林爸爸(重庆户籍),他的孩子符合随迁子女规定,就读于成都市武侯区科华中路小学,但他在孩子小升初时居住证(地)的地址变更为了锦江区,小升初时就只能被锦江区教育局统一统筹安排。
2.小学未在成都就读的随迁子女
户籍不在成都市,在成都市以外就读的小学毕业生。
若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条件,需在成都市就读初中的,不参加网上信息采集,其信息采集相关事宜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核结束后由居住地所在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落实。
例如:
张妈妈(江西户籍),孩子在江西读的小学,张妈妈想让孩子在成都读初中,并提交了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核通过后可由居住地所在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统筹。
03
统筹好不好?怎样避免?
所谓统筹入学,只能确保孩子有学上,至于学校是哪一所,学校怎么样,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案例的这种的情况是不能被统筹的,也不能申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案例:
小A同学2019年小升初,父母户籍在天府新区,小A在武侯区上小学。初中想继续在武侯区上,是不会被统筹安排到武侯区的。
即使因为各种原因最后被统筹,也只会被统筹到天府新区!
提醒,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尽量不要让孩子走统筹入学的道路。
那怎样才能避免被统筹呢?
1.关注各类政策信息。
不论你的孩子是本地生、外地生、还是随迁子女,关注政策信息的变化总能让你有提前应对各种变化的时间和空间。
2.提前搞清楚孩子的户籍学籍情况,并做相应措施。
比如孩子学籍在青羊区,小升初为了继续在青羊区上学,可考虑提前把户口转过去等。
3.进城务工人员,孩子小升初前一年尽可能不要变更居住证(地)地址。
上文提到了,如果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条件,居住证地址变更了就只能被统筹了。所以在孩子升学的关键时刻,家长们尽量不要跨区变更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