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其实包含了两类学校,一个是普通高中,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高中”,简称普高,一个则是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为职中或中职。
在上世纪初,有砖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职普比”,也就是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人数对比。当时,成都提出的职普比目标是6:4。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如果有10个人参加中考,其中6个人都要进职业学校,只有4个人能升入高中。
这并不是成都的特色发明,而是当时整个中国都认可的目标。
据说,只所以提出这样的职普比,是因为当时砖家觉得,怎么中国一夜之间这么多中二大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一个二个都不愿意去扫大街端盘子,比不上职业学校的孩子出来,老老实实有门手艺,工资低点也不嫌,多好!

Anyway,砖家们就觉得,大学生不愿意去,难不成喊我砖家去么!于是,就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于是,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在提目标,成都则一直朝着6:4的目标前进。根据报纸资料,到2010年,成都市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9.86万人,职普比达到5.8∶4.2。也就是说,10个初中毕业生里,有5.8人去读职业学校,只有4.2名学生升入普通高中读书。
这估计是成都职普比取得的最好的成绩。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都的职普比一直在5.5:4.5左右徘徊,并重新朝着普高比例高的方向回流。
这种现象也很正常。
最初几年,为了达到职普比的目标,教育行政部门也是使出了洪荒之力。什么下任务,劝家长,班主任上门做工作,中职学校减免学费。
最初,可能还有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出现动摇,觉得不给钱读职业学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城市家长并不买账。他们一看,我擦,公务员招考起码都得要个本科文凭,读中职岂不是一辈子和公务员绝缘,咱们还是读普高吧!
更多的家长觉得,中职的娃都是不学好的娃(这个观点本人并不赞同),读个普通高中,能不能考上大学且不论,至少不得学坏,所以即便娃成绩差得全年级倒数第一,家长还是坚定地要送娃去读普高。于是职普比就开始出现反复。
成都一看,再这样下去,职普比就要倒挂了(普高生超过职校生),于是放出了大招——2010年,成都市首次在省级重点高中最低送档线(省重线)之外,制定了一般普通高中最低送档线(普高线)。线下考生将不再投档到普通高中。

每年,普高线和省重线都会面向社会发布,同时公布的还有各分数段统计。
我以今年为例,教大家如何来读图。
2017年中考分数线公布
普高线510 重点线550
“
今年我市中心城区(含五城区、成都高新区以及成都天府新区纳入中心城区招生范围的区域,下同)确定的中考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为:550分。分数(含符合政策规定的加、降分,下同)达到此分数(含550分,下同)以上且户籍在中心城区的考生,可填报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统招生、调剂生志愿;户籍不在中心城区的考生可填报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调剂生志愿。
中心城区一般普通高中最低送档线确定为:510分。分数达到此分数以上且户籍在中心城区的考生,可以填报参加第四批录取的公办普通高中统招生、调剂生志愿;户籍不在中心城区的考生可填报参加第四批录取的公办普通高中调剂生志愿。
”

找到图中510分的位置(划红线的地方),这一排从左至右解读过来,就是514-510这个分数段,一共有458名学生,510分(含)以上的学生,一共有13099人。换句话说,只有这13099名学生有进入城区普通高中的资格。而城区2017年中考报名人数为23451人,这13099名学生只占55.85%(去年这个数据更吓人,分数线上学生只占37.39%),其余44.15%的学生将不能在中考录取场上被城区普通高中录取(请注意这句话,稍后会解释)。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我结合过去几年的情况给没上线但想读普高的大家讲讲对策:
1、朝外地跑
过去几年,每当中考成绩出来时,大家就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城区的家长开起车带着娃朝郊区普通高中跑。
原来,一般普通高中送档线只是针对中心城区的普通高中招生,但对郊区市县却没有什么约束。此处不留爷,只有留爷处,中心城区不要的娃,到一些乡村学校却成了不错的生源,还可以收取一笔不菲的择校费,所以就欣然接受了。
但这招目前也渐渐不管用了,因为郊区市县也开始在管控了。于是,中心城区的娃就苦逼地越跑越远,现在很多没上一般普高线的娃都直接开车去绵阳、德阳等地咨询了。
2、在外地上学籍,挂靠在城区高中学习
线下不投档,影响的主要是学生学籍问题。因为档案进不了城区的普通高中,总不能让孩子当黑户在城区读三年吧。有一部分家长有办法,可以在外地一些高中建立学籍,然后学生本人则以借读的名义,继续在城区的普通高中读书,只是这部分学生高考必须回学籍所在地参加考试。
3、读国际部
这个我不用讲大家也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么,分数不重要。但一些好的公办学校的国际部,如七中国际部、石室国际部、树德国际部等,对分数还是有很高要求的。
4、职业学校
大家可能就纳闷了,想办法想得就是不读职业学校,怎么还让我进职业学校啊。大家有所不知,现在,一些职业学校看到许多学生挤破脑壳想到普通高中就读,就顺势推出了职业学校里的普高班。
比如早前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就和温江区一所普高联办了普职互通实验班,学生挂靠相应专业学籍,通过三年学习后可参加普通高考或职教类高考;各专业开设有高考升学班,学生一边学专业技能,一边学文化课程,在学就读三年后也可选择高考,或者通过对口单招等形式升入大专院校就读。
但要强调的是,这类普高班因为学生基础确实有点差,所以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不少都剑走偏锋,走的是艺体升学的道路。
5、综合高中
去年,成都市提出了一个计划,要在3-5年内,建设约10所综合高中,探索普职整合的办学模式。
所谓综合高中,其实和职业学校里的普高班差不多,就是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融通学术性课程与技术技能课程。学生毕业后可选择高考或是直接就业。目前,龙泉四中、蒲江寿安中学等一批普通高中已经提出申请,要建设综合高中。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年成都中考的录取安排表
日期 | 工作内容 |
7月10日 | 第一批录取 |
7月10日晚上20:00前 | 公布第一批录取结果,考生凭中考网络应用通行证(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进入“录取结果查询”查询本人录取结果。 |
7月12日 | 第二批录取(城区省二级以上示范性高中录取) |
7月12日晚上20:00前 | 公布第二批录取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公布第二批录取学校网上公布第二批录取结果,查询方式同上。 |
7月13日8:00-14:00 | 向社会公布剩余计划,网上补充征集第二批学校志愿。考生凭中考网络应用通行证(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进入“补充征集志愿”进行填报。 |
7月14日 | 第二批补录 |
7月14日下午17:00前 | 公布第二批补录结果,查询方式同上。 |
7月15日10:00—16日17:00 | 城区考生网上填报第四批普通高中学校志愿,考生凭中考网络应用通行证(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进入“志愿填报”进行填报。 |
7月18日 | 第四批第一阶段录取(未完成计划的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民办普高录取) |
7月18日晚上20:00前 | 公布第四批一阶段录取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公布第四批一阶段录取结果,查询方式同上。 |
7月19日8:00-14:00 | 向社会公布剩余计划,网上补充征集第四批一阶段学校志愿,考生凭中考网络应用通行证(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进入“补充征集志愿”进行填报。 |
7月20日 | 第四批一阶段补录 |
7月20日下午17:00前 | 公布第四批一阶段补录结果,查询方式同上。 |
7月21日 | 第四批第二阶段录取(中职业学校录取) |
7月21日下午17:00前 | 公布第四批二阶段录取结果,查询方式同上。 |
信息来源:成都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中考录取批次
第一批
按照录取的先后顺序,参加第一批录取的包括以下类别:高层次人才子女;空军航空班;宏志生、希望班、志远班;指标到校生;民办学校校内直升生、外语实验项目班、中职学校直升生;艺体特长生、校园足球班;中职学校提前录取学生、民办学校提前录取学生;外地生班;艺体特长班;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郊县班;创新基地班、科创实验班;子弟校内招;民航基地班、国防基地班;师大附中招收锦江区对口保送生。被前面类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以后类别、批次的录取。民办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在本批未录取满额的,还可参加第四批录取。
第二批
四川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本批次设5个志愿,限中心城区考生填报,5个志愿顺序为:1志愿为统招生志愿、2志愿为调剂生志愿、3志愿为统招生志愿、4志愿为调剂生志愿、5志愿为统招生志愿。中心城区考生中:中心城区户籍考生可以填报统招生志愿和调剂生志愿,非中心城区户籍考生可以填报调剂生志愿。录取时实行分段投档、在各分数段内按1-5的志愿顺序进行投档录取。
第三批
五年制高职、师范,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录取。
第四批
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报考本批学校的学生均可兼报。
推优、择校咨询名校直通平台:028-69751406
www.cdhxyc.cn

